9月12日,我市原創(chuàng)漫瀚劇《都貴瑪》再次走上舞臺,讓大家感受“三千孤兒入內(nèi)蒙”這跨越民族、跨越血緣的傳奇故事。
1942年,都貴瑪出生在一個普通牧民家庭。大草原鑄就了她勇敢、堅韌、勤勞的性格。從1959年開始,我國連續(xù)三年遭受自然災害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地保育院中,幾千名孤兒因食品不足陷入困境。黨中央高度重視,在周恩來總理和時任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的親切關懷下,遠在幾千里之外、生活并不寬裕的草原額吉們敞開博大的胸懷,接納嗷嗷待哺的三千孤兒。年僅19歲的都貴瑪,主動承擔起照顧28名孤兒的重任。她用自己最真摯的愛,書寫了手足相親、血濃于水的民族團結動人篇章。
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,許許多多像都貴瑪一樣的草原額吉,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,以大愛無疆的博大胸懷接納了孩子們,用愛與善良連接起一條民族團結之路,讓民族親情在這片土地上源遠流長。她們付出的心血讓來自南方的小苗在草原上開出了花、結出了果,讓草原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,休戚與共。
來自包頭市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學生劉子赫說:“這是我第一次觀看《都貴瑪》演出,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將我?guī)У搅四莻€年代,真正體驗了當時他們的艱苦,以及他們的無私大愛。”
一場橫跨了半個中國的奉獻,一段超越了血緣地域的親情,正是千千萬萬像都貴瑪這樣樸實、溫暖、真誠、可愛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人民,鐫刻了一段厚重的歷史印記。
(記者:郭曉云;編輯:秦新宇;校對:草腦日;一審:武巧英;二審:賈星慧、王國秀;三審:王睿)
①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包融媒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單位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②鑒于本網(wǎng)發(fā)布的部分圖文、視頻稿件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著作權人主動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單位將及時處理。(電話:0472-25185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