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為學員們帶來第一課《文學三問》。
學員們聆聽講座。
6月20至22日,全國首個魯迅文學院教學實踐點在我市舉辦培訓班。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,著名作家、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慶邦、紀紅建、陳倉、陳亞軍等走進包頭,現(xiàn)場為廣大學員授課。
據(jù)悉,魯迅文學院是我國唯一一所國家級作家培訓機構,于1950年創(chuàng)辦。近期,魯迅文學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一批教學實踐點,通過搭建更加廣泛的文學教育培訓平臺,吸引社會多元主體參與文學創(chuàng)作的教育培訓工作,共同推動文學事業(yè)的繁榮發(fā)展。并通過設立教學實踐點,將魯迅文學院的優(yōu)質教育資源輻射至更多地區(qū),讓更多的文藝工作者與文學愛好者有機會接受專業(yè)的指導和培訓。5月8日,魯迅文學院和包頭市在北京簽訂合作協(xié)議,全國首個魯迅文學院教學實踐點正式落戶包頭。
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表示:“舉辦魯迅文學院包頭教學實踐點培訓班,就是要通過這片熱土,將文學的力量傳遞給更多人,讓文學的火種燃燒得更加旺盛,讓文學之花在包頭這片沃土上綻放得更加絢爛。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夏季,讓我們共同努力,用文學的力量去溫暖人心、啟迪智慧。希望每一位學員都能夠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,用心去感悟文學的魅力,用筆墨去書寫新時代祖國大地的壯麗篇章,為文化強國建設和社會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”
包頭市作協(xié)主席車夫表示:“這次培訓,邀請了多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知名作家來包授課,包頭本土作家有機會與這些名家們坐在一起,通過現(xiàn)場深入交流,會進一步拓寬視野、提升境界,進而更加明確自己的創(chuàng)作方向,對我們以后的文學創(chuàng)作有很好的提高和促進作用。”
長期以來,我市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,特別是2023年底,市委、市政府出臺《關于全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提出:“依托《鹿鳴》雜志,打造北方文學之都。”《意見》還提出了要建設作家友好型城市、與魯迅文學院合辦創(chuàng)作培訓基地、建立包頭文學館等一系列具體舉措。
如今,隨著全國首個魯迅文學院教學實踐點在我市開班,《意見》中的一個個安排部署正一步步轉變?yōu)閷嵺`中的現(xiàn)實成果。通過建設魯迅文學院包頭教學實踐點集聚和培養(yǎng)更多文學人才,通過“鹿鳴文學季”進一步挖掘和弘揚包頭的文化內涵,推動包頭文藝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,一個生機勃勃、欣欣向榮的北方文學之都輪廓不斷清晰、內涵日漸豐富,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。
(文/記者:李岸;圖/記者:賈榮;編輯:張飛;校對:王振偉;審核:賈星慧)
①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包融媒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單位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②鑒于本網(wǎng)發(fā)布的部分圖文、視頻稿件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著作權人主動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單位將及時處理。(電話:0472-25185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