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張富博
大家都知道,包頭賽汗塔拉城中草原面積超過萬畝,是亞洲最大城中草原。但如果把視角提高,俯瞰整個城市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包頭還隱藏著一個比賽汗塔拉大得多的“超級公園”。
與其說是公園,其實它是一條漫長的公園帶。從位于昆區(qū)的植物園開始,途經(jīng)迎賓公園、勞動公園、兒童公園、森林公園、賽汗塔拉城中草原、臺地公園、建設(shè)廣場、奧林匹克公園、市民公園、鹿園,一直到位于東河區(qū)的革命烈士紀(jì)念公園,經(jīng)過市四區(qū),綿延四十里,走不出包頭的“超級公園”。
為何稱其為“超級公園”?因為這些公園之間緊密相連,幾乎就是一個整體。了解包頭的人都知道,走出植物園,過了民族東路就是迎賓公園,再經(jīng)過幸福路又來到了勞動公園……在這個“超級公園”里,地圖上能看到的一兩處斷點,也被寬闊的綠化帶連接起來,讓這座巨大的公園綿延不絕。值得一提的是,阿爾丁植物園過街天橋設(shè)計和建設(shè)工作已在推進中,人們“沉浸式”游園的障礙正在破除。
筆者進行了計算,這個“超級公園”加起來,大約1300公頃,相當(dāng)于美國紐約中央公園面積的4倍,包頭國家園林城市、聯(lián)合國人居獎的榮譽絕非浪得虛名。
從空中俯瞰,這個“超級公園”仿佛傳說中的大鵬,賽汗塔拉是它的身軀,奧林匹克公園與臺地公園是它的兩翼,展翅而飛、鵬程萬里。
在這條綿長的綠帶上,還有很多文化地標(biāo)點綴其中。從“包棉1958”到“石榴花開”主題園,從包頭文學(xué)館到包頭大劇院,從壯觀的體育場到浪漫的愛情島,從城中草原的駿馬奔騰到世界鹿園的呦呦鹿鳴……它們?yōu)檫@片綿延的綠色賦予了豐富內(nèi)涵,注入了別樣生機。
在這個“超級公園”之外,包頭還有很多公園綠地——人氣旺盛的八一公園、青山公園、人民公園;風(fēng)景如畫的南海濕地、昆河公園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;特色鮮明的包頭樂園、稀土公園、勞模公園;寧靜優(yōu)美的錦林公園、錦繡公園、天鵝湖公園;綿延數(shù)公里的黃河大街綠道、莫尼林帶公園和兵工路帶狀公園等等。還有那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口袋公園、街頭小品,他們共同組成了半城樓房半城樹的美麗包頭,填進了老百姓閑暇時的幸福時光。
在這樣的基礎(chǔ)上,包頭還實施了“無界公園”改造,公園廣場的邊界圍欄、圍擋宜拆盡拆、宜減盡減,實現(xiàn)了公園綠地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。
分不清是城市里的公園,還是公園里的城市,這便是包頭。
(編輯:吳存德;校對:霍曉霞;一讀:張飛;一審:張燕青;二審:賈星慧;三審:王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