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舉辦的包頭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,旨在通過實踐操作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從而激發(fā)學生的勞動熱情,培育愛勞動、會勞動、懂勞動的時代新人。中小學生在比賽中親身感受勞動的樂趣、體驗勞動的價值,在實踐中收獲快樂與智慧。
近日,“勞動筑夢,創(chuàng)藝未來”包頭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在青山區(qū)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舉辦。本次大賽由市教育局主辦、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中心承辦、青山區(qū)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協(xié)辦,吸引了來自全市各旗縣區(qū)和稀土高新區(qū)的64支隊伍、551名選手踴躍參與。
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、主任溫占勇介紹,大賽設有小學三、四年級組,小學五、六年級組和初中組三個組別,精心設計了九個勞動實踐項目,旨在通過實踐操作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從而激發(fā)學生的勞動熱情,培育愛勞動、會勞動、懂勞動的時代新人。
比賽現(xiàn)場,各個賽區(qū)精彩紛呈。在“收納整理”賽區(qū),同學們按照擬定勞動場景,進行了制定物品清單、穿系鞋帶、整理行李箱、整理床鋪等基礎生活技能比賽;“傳統(tǒng)工藝”賽區(qū)同樣熱鬧非凡,學生們靈活運用手縫針、布料、棉線、剪刀等工具和材料,手法嫻熟地釘紐扣、縫補破舊衣物、制作筆袋等。看著一個個既美觀又實用的作品,一位家長不禁贊嘆:“孩子們的創(chuàng)意和動手能力超乎想象。”
大賽現(xiàn)場。
石拐區(qū)蘇蒙實驗學校四年級二班學生胡博參與了“創(chuàng)意果盤”勞動實踐項目,賽后他高興地說:“在此次大賽中,我深刻認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。以后,我一定會養(yǎng)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,在學校幫助同學打掃衛(wèi)生、在家里幫助家長整理家務,親身感受勞動的樂趣、體驗勞動的價值。”
近年來,市教育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“五育并舉”體系,在課程與基地建設方面,建成7個自治區(qū)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、17所自治區(qū)勞動教育實驗校,打造200余門特色課程,推動勞動教育從理論走向實踐。在協(xié)同育人方面,構建“家校社”格局,聯(lián)合多部門打造“勞動教育共同體”,開發(fā)“周末勞動實踐地圖”,年均組織500余場勞動實踐活動。在師資與課程建設方面,建成勞動教育名師工作室15個,培養(yǎng)“雙師型”教師300余名,開發(fā)《包頭工業(yè)簡史》《黃河農耕文化》等校本教材18套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邀請非遺傳承人、草原牧民等擔任學校“勞動導師”,讓一線勞動者走進課堂,用親身經歷詮釋“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”的深刻內涵,真正讓勞動教育接地氣、有溫度、見實效。
市教育局四級調研員、體衛(wèi)藝勞科科長裴振江表示,此次大賽既是全市中小學生勞動技能的“比武場”,更是包頭勞動教育成果的“展示窗”。市教育局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,繼續(xù)加強全市中小學生勞動教育,提高學生勞動技能,讓更多學生在勞動中成長,在實踐中收獲快樂與智慧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(包頭市融媒體中心記者:孟婧美)
(編輯:草腦日;校對:霍曉霞;一讀:張飛;一審:張燕青;二審:賈星慧;三審:王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