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鹿鳴大講堂上,著名作家、天津市作協(xié)副主席、《潛伏》作者龍一為我市文學愛好者作了題為《寫作生涯似海綿》的講座。
“一個作家在學習和成長過程當中,應該及時調整自己學習和寫作方向,盡快進入規(guī)劃,發(fā)揮自己的長處而避免走彎路。”講座中,龍一結合自己的創(chuàng)作生涯,為包頭的創(chuàng)作者提出了建議:“文學創(chuàng)作既是一門藝術,又極具技術性。我們既要解決語言問題,也要解決故事的邏輯性合理性問題,還要注重效率問題。”
“文學館展覽內容從古到今,展示了包頭的文學歷程,尤其是古代北方邊塞文學,在包頭,我看到了真正的邊塞。同時,我也看到,包頭作為一個具有極為豐富歷史文化的地區(qū),對古代史、古代文學史的挖掘非常深入透徹。”參觀完包頭文學館之后,龍一表示,地市級建文學館,包頭是全國僅有的,這里的展覽內容很全面、實物也很豐富,整個編排有一定的前瞻性,參觀后讓人印象深刻。
“我們國家北部地區(qū),素有邊塞詩傳統(tǒng),代表著一種保家衛(wèi)國的精神。包頭在這方面是一個集中的載體,是我們古代邊塞詩和邊塞精神的載體,也是愛國精神的載體。”龍一說,“下一步,包頭還可以繼續(xù)加大挖掘力度,深入研究邊塞文化,重新恢復邊塞詩的傳統(tǒng),還可以引導其他地方的研究者、寫作者參與到邊塞詩的挖掘上,弘揚愛國主義精神。我相信包頭應該有能力、有機會在這一領域起到引領示范作用。”
(包頭市融媒體中心記者:李岸;編輯:張飛;校對:吳存德;一審:張飛;二審:賈星慧、王國秀;三審:王睿)
①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包融媒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單位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②鑒于本網(wǎng)發(fā)布的部分圖文、視頻稿件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著作權人主動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單位將及時處理。(電話:0472-25185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