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我是李鵬,是來自包頭鐵道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一名學生,心中充滿了對文化的熱愛以及對知識傳播的熱忱,因此我選擇來到包頭博物館,成為一名志愿者。今天,恰逢我踏上這片志愿熱土一周年的紀念日,回顧過去的一年,我心中充滿了珍貴的回憶和深刻的感悟。從初入博物館時的懵懂無知,到如今能夠熟練地為游客講解展品背后的歷史故事,每一步都凝聚了我的汗水與努力。我深知,作為鐵路學子,我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(yè)知識,更要具備廣博的文化視野,將鐵路文化與中華大地的悠久歷史相結合,傳遞給每一位來訪者。

在博物館的悠悠時光,不知不覺已走過一載春秋。這一年,我好似一位執(zhí)著的文化橋梁搭建者,憑借鐵路專業(yè)背景賦予的獨特理解,為每一場研學活動繪上別樣絢麗的色彩。歷史,宛如一位飽經滄桑、智慧滿盈的老者,在時光深處靜靜佇立。這一年來,他始終對著我娓娓訴說往昔的風云變幻。而文物,便是老者手中珍貴的記憶碎片,每一片都承載著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密碼。成為博物館志愿者,是我年少時便懷揣的熾熱夢想。這一年的志愿歷程,更像是一場與歷史文化浪漫且深入的邂逅。這一年里,我無數次漫步在展廳,每一件文物都似一把神秘鑰匙。輕輕轉動它,一段段塵封已久的故事便在我眼前徐徐展開。從銹跡斑駁的車馬器,到古樸厚重的運輸器具,它們靜靜陳列,卻仿佛向我訴說著千百年前包頭大地上的喧囂與繁華。在這意義非凡的一周年節(jié)點回溯,這些珍貴文物,就像一把把精巧的刻刀,一點點雕琢開包頭這座城市的歷史外殼,引領我深入它的靈魂脈絡。也正是在這一年的探索中,一顆滾燙的種子在我心底深深扎根——“保護文化遺產,弘揚中國文化”。未來,我愿繼續(xù)以志愿者之名,在這條文化傳承之路上篤定前行。



“少年強,則國強”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的身上。在這一年的時間里,我在博物館擔任志愿者的經歷,不僅是一次知識傳遞的旅程,更是一次文化交融的深入探索。通過與不同背景的參觀者交流,我深刻體會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樣性。未來,我將繼續(xù)以一名鐵路學子的獨特視角,在博物館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沃土里深耕細作,致力于將歷史的智慧和現代的創(chuàng)新精神結合起來。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,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,都能感受到歷史與現代交織的獨特魅力,從而激發(fā)他們對文化傳承和發(fā)展的熱情和責任感。